污水處理發展現狀
目前全國依然有22.3%的縣城沒有設立污水處理廠,而重污染的廠家大部分都分布在城市的邊緣和縣城。由于污水處理廠是工廠排污*后一道“過濾器”,而且不少工廠排污依然不符合標準,造成了污水處理廠難以負荷大量的排污量。而且許多早期建設污水處理廠設備較落后,處理能力較差,加重了排污凈化的壓力。前瞻產業研究院認為,這也是污水處理廠被迫成為“排污大戶”的重要原因。
不僅泉州污水處理方面存在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固廢處理等其它環保領域也存在明顯的區域空白或是區域分布失衡現象。因此,《中國環境污染防治*設備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前瞻》中分析認為,環保設備企業研究市場需求和布局全國市場時,要充分考慮到目前這種區域間的落差,在政策的大力推動下,得以抓住下一階段的環保市場潛力釋放期。
對于泉州污水處理設備企業來說,前瞻產業研究院認為,縣城污水處理廠的新建和老舊設備升級改造是重要的目標市場。而當前近七成的污水處理設備產自北京,也就是說大部分其它省市的污水處理廠可以抓住這個機會,借助“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優勢,將目標市場瞄準周邊縣城,快速乘上環保政策的“東風”。
前瞻產業研究院分析認為,一方面,由于污染防治資源地區分布失衡;另一方面,設備老舊和處理能力較差,造成環保領域“漏洞”百出,出現污水處理廠被迫成為排污大戶的無奈。環保設備企業可以抓住這個不平衡創造出來的需求,合理布局未來一段時間的市場,及時趕上環保政策“東風”。